藏在深山人未识,撩开面纱惊八闽|“寻觅古建之美·追溯八闽风韵”千里之行系列采访

2023-06-04 21:11:34   来源:FM1036福建新闻广播

藏在深山人未识,撩开面纱惊八闽|“寻觅古建之美·追溯八闽风韵”千里之行系列采访

走进福建传统村落

记录老屋“活”起来、古村“美”起来

凝聚保护、发展、传承共识


【资料图】

“寻觅古建之美·追溯八闽风韵”

千里之行采访活动

走起!

5月22日至23日

采访团走进福州市永泰县

中山村、椿阳村、三捷村

感受“藏在深山人未识,撩开面纱惊八闽”

见证古村落焕发新活力

永泰中山村

1

“嵩一日

中山村地处嵩口古镇中心位置,于2015年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,村内有保存较为完整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如龙口厝、宴魁厝、耀秋厝等60多座,保存质量完好、数量多、艺术高,被誉为“民间古民居博物馆”。

(鹤形路)

2014年,台湾建筑师邓海和他的团队来到嵩口镇中山村,通过与当地村民一起生活,深度参与嵩口的乡建乡创和旅游开发,协手政府创办“打开嵩口”示范点和工作站,利用80%的当地资源和20%的新鲜血液,将一个衰败的千年“破镇”打造成一个网红的千年“古镇”。

(“打开嵩口”结合了咖啡、住宿、零售功能,成为嵩口古镇旅游业态的示范)

邓海告诉采访团,解读嵩口古镇的历史命脉是一个千年的古港口,通过古代航运的路线,一千年来把农耕文明发展与另一端航线出海口福州连在一起,但这个功能在最近这些年丧失了。于是,他们就围绕“千年港口”这一历史命脉进行规划设计,和镇政府一起,带领当地群众和返乡的年轻人,开展50多项行动,让这个萧条的古镇开始复苏。

现在,中山村活化利用的古民居有嵩口文创店、民宿博物馆、油茶博物馆、乡村振兴产业孵化中心、李梅果酒研发体验中心、嵩口公益图书馆、黎照居、青藤民宿等,嵩口古镇也成为节假日福州市民青睐的“慢生活”休闲度假目的地。

(修缮后的黎照居,不仅保留了木构建筑的主体,更植入现代建筑工艺,成为吸引返乡青年的创业平台)

(新生的嵩口供销社,化身网红艺文空间)

在嵩口镇党委书记连萍的眼里,按照“自然衣+传统魂+现代骨”古民居活化模式,通过修旧如旧、针灸式改造,加强风貌管控,最大限度保留古村落、古厝原有风貌,赋予新功能,实现中山村里的古厝新生。

采访团们也见证了依托古厝民居,植入传统文化、民俗风情,当地打造传统武术交流中心、李梅文化交流中心、非遗文化展示空间,传承弘扬优秀文化。通过注入社会资本、引入创意理念,打造露营地、博物馆、民宿等,开发特色业态,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,带动村财增收、村民致富。

永泰椿阳村

2

感受田园诗意

山水环抱、田野碧绿,这里风景优美;青瓦土墙、老宅廊桥,这里古朴清幽。走进中国传统村落——梧桐镇椿阳村,扑面而来的既有美丽的田园风光,又有浓厚的庄寨文化,可以说是“处处皆景、步步为画”。

(坂中寨,又称庆丰庄,是椿阳村典型的大型庄寨,历经百年岁月,依旧保存完好。)

椿阳村的坂中街有着悠久的历史,是民国时期最繁华的商业街。政府通过资金补助的方式,鼓励在地村民、在外乡贤、第三方企业等对坂中街进行修缮活化利用,力求恢复当年的繁华景象,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。目前已有工艺品店、粮油店、中医馆、茶馆等店面通过修缮改造、重新开业,老街又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。

村医林宗哲告诉采访团,这几年,通过美丽乡村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开发、乡村振兴等项目建设,村子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他得知政府正在活化改造椿阳村的坂中街,于是,就到坂中街开了一家中医诊所。一方面给村民提供一个在家门口的中医问诊服务场所,一方面展示传统中医文化。

梧桐镇党委书记张岩锋表示,在保留历史文化的同时,椿阳村还尽享好风光。近年来,椿阳村以传统文化村为定位,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,重点开发油茶树种植、青梅产业、茉莉花产业等乡村特色产业,做到既保护资源又活化资源实现村庄产业振兴,让传统村落在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中焕新彩。

古榕树下古码头,环绕而过的大樟溪,置身于千亩茉莉花田中的椿阳,让你心动了吗?

永泰三捷村

3

庄寨里的乡愁

每逢节假日,永泰县同安镇三捷村都会迎来一拨拨游客,吸引他们的就是这里的特色庄寨。

很难想象,这个小小的村落拥有十几座清代至民国初年的庄寨,“庄寨建筑博物馆”名副其实。其中,最具代表的当属“仁和庄”。

三捷村的仁和庄(青石寨)成立创客空间,先后吸引15名在外青年返乡创业,促进乡村人才聚集,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活力。仁和书院的成立,进一步焕发出古厝生机,彰显耕读魅力,为古厝烙上书香印记。

三捷村党支部书记李美华告诉记者,村里结合传统村落展示馆,将古村文化、家风文化、庄寨文化等有机串联融合起来,激活周边斗星庄、辅弼岭等景点活力,引入文化艺术、会议商务等新产业,让寨子焕发出了蓬勃生机。

(爱荆庄,2018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)

谈起三捷村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“好姐妹”——爱荆庄,“庄寨守护人”爱荆庄保护与发展理事会执行会长鲍道文神采奕奕,他说,“爱荆”就是“爱老婆”,牌匾上“庄”字多出的一点就是“每天爱妻子多一点”。鲍道文的祖辈鲍美祚,为妻子李氏建造了这座庄寨。

(鲍道文说:“保护修缮就是治病!要让年轻人知道我从哪里来,我的根在哪里。”)

同安镇党委书记汤炎灯告诉采访团,接下来,他们将以庄寨文化为主线,依托仁和庄、爱荆庄等资源,在三捷村周边建设集散中心、露营地、细茶驿站等,打造福寨同安乡村度假综合体,成为适应现代人休闲度假的“桃花源”,形成以庄寨文化为核心、以乡村文化等特色文化为补充的“庄寨文化”展示体验示范区。

永泰县现有国家级、省级传统村落52个,数量位居全省最多。

永泰县全面启动全国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,积极探索传统村落中连片保护利用“永泰模式”。突出生态、文化、旅游三大特色,重点打造三个示范片区:嵩口“镇村融合”多元发展示范区、同安“庄寨文化”展示体验示范区、梧桐“特色产业”传承创新示范区,为村落活化“树立标杆”。

永泰县计划于2023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嵩口、同安、梧桐三个核心片区的改造提升项目,于12月底前完成村落文化展示馆及数字平台建设项目。

让每一个村落都能

“留住乡亲、护住乡土、记住乡愁”

让中华千年农耕文明

彰显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!

END

关键词: